第(1/3)页 朱允炆这个题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是太过为难朱允熥。 大将军蓝玉作为他的舅姥爷,确实在他小时候很是疼爱他。 大哥朱雄英早夭,更是十分疼爱于他。 所以,为蓝玉赋诗,于情于理都十分正常。 “二哥还是照顾我的,知道我不善于诗词之道。”朱允熥拿起一旁的毛笔,捏了捏笔尖的狼毫,“不过,我也不能扫了大家的兴不是。”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希望戚继光知道,不会提刀来把自己砍死。 “本来是想等舅姥爷回来以后,再将这首诗送给他。不过,既然是二哥的诗会,无论如何也要给上这个面子。” 朱允熥的毛笔字并不是很好,毕竟现代人已经很少使用毛笔。 不过,来到这具身体以后,他还是很认真的练习过一段时间。 所以,写出来的这首诗,至少看起来还想是一回事儿。 与之前的云熙然不同,黄观一直站在朱允熥的身边。 朱允熥作诗的整个过程,他都看得一清二楚。 前面半段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最后一句话,却将整首诗给升华到另外一个层次。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多么宽阔的胸襟。” “也只有大将军这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明帝国的擎天柱石才能担得起这样的称赞!” 论拍马屁,黄观可以说比云熙然更高明一些。 他没有说这首诗写的多好,也没有夸朱允熥的才华多高。 可是,这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狠狠的扎在朱允炆的心上。 “小弟不善诗词,献丑了。”朱允熥将笔墨吹干,随意的放在大厅中央的几案上,“二哥,这首诗,你可满意?” 此时的朱允熥,盛气凌人。 比别的,或许朱允熥还有些害怕。 可是比诗词? 不是朱允熥吹牛皮,除非李杜转世,他真没怕过谁。 于谦的石灰吟,毛爷爷的橘子洲头。 哪个不是传世名作? 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等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