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木驴借箭-《杀破唐》


    第(2/3)页

    李昹和陈万春都是百战老将,对付这种缺乏训练的贼寇还不是小菜一碟?简单地做了战斗部署后,二人便呐喊着率众冲锋。两百官兵冲到庄墙外壕沟边,坍塌的废墟上贼兵摇旗呐喊,却不敢向前,被新组建的弓箭阵组一通箭雨压制,顿时逃去无踪。李昹见状大呼:“贼众已无箭镞,解甲,渡河。”攻方士卒群起吆喝,纷纷解甲泅渡,三月天水还很冷,攻城者凭着一股锐气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冻的瑟瑟发抖。环绕叶硕渡南庄外的壕沟并不宽,沟底也没有布设铁菱角和尖桩,只是胡乱扔了些荆棘,荆棘看着可怖,却不能对人造成有效伤害,清海军士卒使用三股钢叉轻易地挑开荆棘,一哄过了壕沟。

    在废墟上摇旗呐喊的贼众见势不妙折头便跑,渡河士卒见此情形哈哈大笑,止步河岸边不紧不慢地穿戴衣甲。在远处督阵的李茂见此情形大惊失色,叫道:“李昹、陈万春怎能如此托大?”话音未落,忽听得庄内鼓声大作,紧接着废墟里冒出数十名弓箭手,张弓搭箭,箭矢如雨般射来,杀了官军一个措手不及,河滩上顿时血红一片。

    正在岸边倒靴子里水的李昹一个不慎手臂中箭,身边两个跟随他多年的卫士先后中箭身亡,若非陈万春提盾及时赶来接应,只怕他本人也要死在乱箭之中。

    李茂急令押阵的弓箭手予以压制,这些弓箭手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专门组成箭阵,用以隔空压制庄墙上的弓箭手。唐军中弓箭配备十分普遍,几乎到了人手一弓的地步,但清海军是个例外,海上潮气重,弓弩不堪用,清海军士卒的强项是刀斧等短兵器,远程投射兵器主要是飞斧和投枪,内迁后虽然着力来补弓弩这一短板,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

    李茂探知祝九大批购置弓弩后,深为头疼,一面向铜虎头举报濮州驻军倒卖弓弩,要求查禁,一面让士卒加紧操练“龟甲阵”用以防御。又从军中拣选神射手组成弓箭阵组,以在战场上压制和定点清除敌方的弓箭手。组建弓箭阵组的设想新奇而胆大,起初却并不被人所看好,但实战效果却反过来嘲笑了那些曾经嘲笑过李茂的人。

    这支由六十名神射手组成的弓箭阵组在战场上大展神威,偷袭李昹的贼兵弓箭手在如雨的箭矢下纷纷倒毙,残部钻回藏身地洞。

    清海军到底是百战精锐,临阵受挫非但没有引起混乱,反而激发了将士同仇敌忾之心,两营将士一时斗志昂扬,海盗们一旦认真起来,哪是一群乌合之众可以比拟的。

    主将亲自督阵,弓箭阵组的神射手们就像打了鸡血,一个个精神抖擞,暴雨般的箭矢遮天蔽日地泼向已成废墟的庄墙。贼兵弓箭手本就不多,合格的更少,前番中了李茂的“木驴借箭”计,箭矢已基本用尽,抓住李昹大意之机发动了一次偷袭后,箭矢告罄,在弓箭阵组的第一轮反击中损失大半,残部藏入掩体不能动弹。

    祝九被李茂摆了一道后醒悟过来,决心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假装箭矢告罄,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准备打李茂一个措手不及,眼见李昹托大,祝九大喜过望,亲赴前线指挥,俟官军靠近突然发射,杀的官军血流成河,

    祝九心里如吃了蜜一般甜,可惜高兴没多久,就被如雨的箭矢压制在废墟上动弹不得,祝九知道自己的底细,深知这么待下去待李昹、陈万春缓过劲来,难免死路一条,因此咬咬牙,趁着弓箭阵组换箭的短暂空档,他一头冲出掩体发狂地向庄内奔去,他身边的弟兄还在犹豫时,如雨的箭矢又射了过来。众人心惊胆寒,默默地缩回了头。

    不久之后,箭雨停了,李昹和陈万春带着步军摸了上来,官健们没给贼兵讨饶的机会,对着掩体乱枪攒刺……

    祝九一口气讨回庄内,举目四顾,心却茫然,队伍乱了,人心散了,南庄是指定守不住了。官军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遇挫溃退,反而遇挫更勇。有个谋士曾告诉他清海军不善用弓弩,要他多购买弓弩,说在战场上必能派上大用场。祝九听了他的话,可惜只听了一般,他确实花大价钱买了不少弓弩,箭矢却备的不足。

    “悔不听常木仓之言。”祝九懊恼地拍了把脑袋,拨开乱窜的人群,去庄北一条小巷里找谋士常木仓去了。

    叶硕渡南庄可以丢,常木仓却不能落入李茂之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