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跳梁小丑-《喜剧天王》
            
            
            
                
    第(3/3)页
    “1号机位OK!”
    “2号机位OK!”
    “3号OK。”
    “灯光没问题!”
    “收音OK!”
    “演员组准备就绪——”
    随着各部门负责人纷纷伸手或通过对讲机确认没有问题,场记拎着写着场、幕及拍摄次数的场记板,站在了已经亮起红灯工作的主机位摄像机前,等待导演喊开始。
    黄征挥手,场记随即打板。
    “《鹿鼎记》第15场第一幕第一镜,Action——”轻轻一磕,正式开拍。
    小白站在监视器前,看着几处机位的设置。
    机位,代表的就是视点及构图。
    通过机位的变换来表达导演拍摄影片的意图,每一个机位的设置都包含了摄影师对影片和镜头的理解。
    李阳负责的1号机位,平行轴拍摄,负责正面构图,他身后身后,2号机位则拍摄人物走出房间的这个动作,3号机位则架在摇臂上,可以拍摄全景画面。
    这种机位埋放结构属于最基础的三角形原理。
    三条轴线代表了三处视点,构成整个拍摄范围,演员走出这范围,就是拍摄盲区,也就是俗称的出戏了。
    黄征找的摄影师水平可以,至少都是有经验的摄影师!
    现在拍的是康熙和海大富密谋除掉鳌拜…
    “奴才海大富叩见皇上!”
    “平身…”
    “嗻”
    非常简单的两句台词,但是魏详处理起来很不简单,从他走路的样子就能看得出来!
    绝对经过算计!
    形体这堂课属于演员的基本功,同台词一样基础。
    古代戏行称作身段,一个手势全是戏。
    梅先生,还未开口,只是起了个云手,兰花一送,顿时间百媚丛生,娇羞百媚就出来了。
    演戏也如此。
    口白、身形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相比较香港演员,内地演员,尤其是话剧演员很注重基本功!
    塑造角色时地基很重要,形体还有台词就是演员的地基。
    地基不稳,很难建高,除非你有足够的资源任你去挥霍…
    董建显然也下了一番功夫,只是跟魏详比起来,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一点也没有身为天子的气势!
    摇了摇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反正是配角,任由他发挥吧,再说了,黄征是导演,小白只是演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