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以死铺路!-《秦时:从签到墨家开始》
            
            
            
                
    第(3/3)页
    那个抓住三公子赢天的手就落在了地上。
    三公子赢天不明白商君这个动作到底是什么意思。
    于是乎拔去商君胸口的弓箭。
    拉开衣服一看。
    居然是秦候嬴霸的排位。
    上面虽然被射的全是箭孔。
    但是字迹依旧可清晰可见。
    “这……”
    三公子赢天望着秦候嬴霸的排位忽然放声大哭:
    “商君!你这是何必呢!”
    老祖宗赢虔和之前教唆射杀商鞅却没有动作的老相国甘龙同时尖叫一声:
    “完了!”
    “我等中了商鞅的计谋了!”
    之间之间。
    也许是感知到了三公子赢天从他胸口拿出先王秦候嬴霸的排位的商君。
    居然回光返照,对着苍天咆哮道:
    “我商鞅就让你们看看我是如何用兵的!”
    三公子赢天还以为突然激动道:
    “老师!你还没死?”
    谁知道商君最后咆哮一声:
    “群臣作乱!谋害我王!”
    紧接着商君便彻底气绝身亡。
    到了这一刻。
    在场所有人。
    都明白了商鞅这么做的意图。
    因为那些秦国贵族在射杀商君的同时。
    也射中了秦候嬴霸的排位。
    按照秦国律法规定:
    丽兵于王尸者!
    夷灭三族!
    损伤于王牌位者!
    夷灭两族!
    商君最后用他的死。
    彻底帮三公子赢天削弱秦国贵族的势力。
    三公子赢天这一刻才彻底明白商鞅的苦心。
    抱着商君尸体和秦候嬴霸排位失声痛哭。
    回想起曾经那个年轻的商鞅来到秦国的一幕幕。
    商君与秦候嬴霸(秦孝公)的相遇,堪比商之遇到伊尹,周之遇到吕尚,齐桓公遇到管仲,魏文侯遇到李悝,    楚王遇到吴起。
    当年。
    卫鞅一腔热血,投奔魏国。
    彼时,    卫鞅身在魏国,    见识了魏国国君的昏庸无能之后。
    意欲离开魏国。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
    继续踏上了寻找明君的道路。
    听过齐国广开言路。
    创办了规模宏大的稷下学宫。
    也想去长长见识。
    卫鞅来到齐国后。
    再一次偶遇到了慎道大师。
    恰好申不害也在此处。
    终于见到了法家起源的三个术派。
    虽然都是法家,可以学说不同。
    倡导的思想也不同。
    在当时慎道主张势派。
    申不害主张术派。
    而卫鞅主张法派。
    每一个派别都有不同的妙用。
    因为并没有得到实践。
    所以至于哪家派别最好还没有定论。
    三人结伴而行。
    见到了齐王。
    开启了第一百零五次学派争鸣论战。
    而稷下学宫就是齐国君主设立的一处学宫。
    因建立在秦国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而得名。
    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的设立,最终引发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稷下学宫论战。
    所谓稷下学宫论战,是稷下学宫迎接学者入齐的大典。
    其中犹以法家儒家论战最为精彩。
    齐国之行之后。
    更让卫鞅明白齐王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明君。
    于是再次选择了游历和蛰伏。
    时间悄悄而过。
    秦国迎来了秦候嬴霸(秦孝公赢渠粱)当政的第一场雪。
    由于秦国穷弱,前往洛邑周天子所借物资。
    已经在回来的路上。
    而周天子对于秦国也是漫天要价。
    为了生存下去只能隐忍。
    苦于没有人才的秦候嬴霸(秦孝公赢渠粱)暗自踏上了访贤的道路。
    秦候嬴霸(秦献公)看到弱小的秦国尽失河西之地。
    函谷关易手魏国。
    国弱而名穷。
    站在秦国高台诵读求贤令:
    秦公赢霸(赢渠粱)告天下之士。
    秦自穆公称霸。
    国事有成。
    大业有望。
    然其后诸君不贤。
    历公,噪公,简公,出子,四世政昏。
    内乱平出,外患交迫,河西尽失,函关易手。
    秦始由大国而辟处一隅。
    其后献公继位。
    意图振兴,连年苦战,饮恨身亡。
    到此之时,国弱民穷,列国卑秦,不与会盟。
    且欲分秦而后快。
    国耻族恨莫大于此。
    本公继位,长思国耻,悲痛于心。
    今嬴霸(赢渠粱)明告天下!
    但又能出长策奇迹。
    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
    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分享秦国。
    此时,战国第一雄文求贤令出世。
    而在韩国丞相府中。
    申不害、卫鞅畅谈变法。
    以一国为根基,二十年时间见证变法后的成果。
    而秦候嬴霸(赢渠粱)的求贤令也通过各国散发。
    当卫鞅听到秦国招贤令后不由得赞叹道:
    “秦公求贤令!”
    “乃五百年一卷雄文。”
    “第一,痛说多耻,立数先祖,四代无能,开旷先河。”
    “第二,求霸业而不求吏治。”
    “第三,身处穷弱,竟能做鲲鹏远望吞吐八荒!”
    “胸襟开阔,敢以权臣分享秦国。”
    “公器之心,可昭日月。”
    “乃真心求贤。”
    卫鞅一时间便被秦候嬴霸(秦孝公赢渠粱)的胸怀和宽广所折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