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俄国人发起的辩论-《胜诉才是正义》
            
            
            
                
    第(1/3)页
    377
    出动总统看起来实在是离谱,但眼下看起来也只有这么一条路是可行的。
    他甚至考虑发动层层关系找到联合国秘书长头上,让他出面。
    理论上这比出动总统方便多了。
    可他好歹也有常识,对于小国来说,联合国是尊大菩萨。
    可对于拥有核武器的常任理事国而言,联合国秘书长么,也就是个吉祥物而已。
    ……
    但事情还得办。
    无奈他只好给伊莲娜打电话,让她帮着确定大卫·希尔的行程。
    国会老爷很忙的,大部分时间在华盛顿,回到自己选区时,也得应付当地各大势力团体,没预约根本见不到人。
    好在运气不错,今天大卫老爷正在纽约公干,下午大家可以一起喝杯咖啡。
    ……
    在安静的咖啡馆里,大卫·希尔静静的听着他把所罗门的话大致复述一遍。
    随即脸上也挂起了无可奈何的笑容……
    “所罗门这个混蛋,……还真是……”大卫·希尔少见的挠头起来。
    对一个精英政客而言,言行举止都有专人进行训练管理,其严格程度甚至超过好莱坞明星。
    挠头这种动作象征着软弱,大部分时候是不允许出现的。
    “所以,我只能来找你了。我得说,虽然我觉得自己好像是被所罗门当成一支对着你的手枪,但手枪也有自己的思想,这确实是看起来最有可能实现的路子。”
    “让美国总统给一个非亲非故的苏联犹太人做背书?向全世界宣布,他不是cia的间谍?”大卫·希尔还有有点无法接受。
    “对了,所罗门还让我传一句话给你。”
    “什么?”
    “别躲在门罗主义后面假装世界一切正常,时代已经变了,大人!”
    “上帝啊……”大卫·希尔几乎是在呻吟。
    “这么软弱,你一定是陆军吧……”某人心里在无言的嘶吼。
    他也不明白,全世界人民都在骂美国共和党是战争贩子到处干涉他国内政,可搞了半天,大卫·希尔显然是不如所罗门来得有精神……
    “好吧。”大卫·希尔思考了半天,显然也理清了里面那些弯弯绕。
    “与其去国务院或者cia这样的官僚衙门走路子,倒还真不如去白宫呢……”大卫·希尔嘟哝着。
    “那就这样吧”大卫道“我会想办法联系上几个强力人物,他们可以对我们的总统施加重大影响。然后,我会让他们见见你,到时候就要靠你去说服他们了。”
    “好吧”爱德华点点头,“我会尽最大努力的。如果没事的话,我就先走了,我的时间不够用,至少,我先要准备一份备忘录。”
    ……
    大卫·希尔果然神通广大,三天后,爱德华接到通知-明天去白宫一趟。
    已经是春天了,华盛顿特区里到处开满了樱花树。
    这让坐在车里的某人陷入深思“你与我是同期的樱,同在兵学校的庭院开放,
    若觉悟花之开而谢,美丽的花谢是为了国家。
    你与我是同期的樱,同在兵学校的庭院开放,”
    “啧,明明是在华盛顿啊,为什么我脑子里会如此自然浮现出昭和味十足的歌曲?这好像哪儿不对啊……”
    经过门口的岗哨后,他跟着大卫希尔进入一间位于西侧的办公室。
    “这是约翰·d·埃利希曼的办公室,他眼下总统的首席国内事务顾问。”大卫希尔介绍道。
    进入办公室,发现还有个人坐着,“这位是罗伯特·利普舒茨律师他是总统的法律顾问。”
    爱德华带着几分拘谨的向两人问好,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人物了,两人虽然名气不彰,但都是总统的私人智囊团重要成员,他们的一言一行能对总统的决策产生巨大影响。
    而两人也礼貌的予以回应,并且都惊叹于爱德华的年轻。
    “杨先生,很高兴认识你。说起来我们还是校友。我可记得罗伯特·伯克先生总是喜欢在课堂上发牢骚呢……”利普舒茨显得很和善。
    “是的,他是个好老师,就是喜欢发牢骚“爱德华笑着回应,气氛变的融洽起来。
    略略寒暄几句后,爱德华从公文包里摸出几页薄薄的纸,分别放到三人面前,这是库达耶夫案件的情况简介。
    随即他开始向三人汇报案件的具体情况。
    爱德华:“我必须承认,我无法准确的知道库达耶夫是否为cia工作。如果我知道的话,那么可能fbi就该来找我了。”
    说完三人都笑了起来。
    爱德华继续道“但从常理推断,这种可能很小。然而像他这样的持不同政见者或者‘不准离境者’之所以能够勇敢的站出来,参加‘赫尔辛基守望者’组织,在苏联境内公开的和他们的政府对着干,是仰仗着美国政府和尼克松总统对rq活动份子的极度坚定的支持的。”
    “换而言之,是我们鼓动了库达耶夫们站出来向邪恶发起挑战!如果作为我们代表的总统先生不吭声,那么他们所倚赖的支持和我们之前伸出的援助之手将被完全斩断。”
    “那么你认为,我们的政府应该在这件事情上采取什么杨的措施呢?”利普舒茨问道。
    “我认为,总统应该发表明确的声明,断然否认库达耶夫是美国的间谍,否认他曾经向美国任何情报机构提供过任何情报。”
    “然而”利普舒茨打断道:“我们政府的政策是从不出面否认任何间谍指控,这点我想你应该也知道。我们不能违背规则。”
    “是的”爱德华胸有成竹“jfk曾经替耶鲁的巴洪教授发表过声明,把他从莫斯科的黑牢里救回美国。此事后来给jfk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所以我刚才的建议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至少我们有先例可以引用。”
    对方又提了不少问题,爱德华一一作出解答。
    显然对方对他的应对颇为满意,最后始终一言不发的总统国内事务首席顾问开口了:“感谢你,把如此重要的信息传递给我们,我们会把此事上报给最高当局的。”
    “太感谢了”
    “对了”埃利希曼想了想又说,“我建议你准备一份备忘录,上面要载明库达耶夫事件经过,巴洪教授事件的大致详情,以及解决此问题的几种方案,以作为总统考虑问题的依据。”
    “没问题”爱德华笑道:“实际上我已经带来了”
    说着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备忘录,递过去。
    埃利希曼大略翻了翻“非常详细了,有这个就足够了。”
    爱德华告辞。
    回到加州后,开始工作。
    他要在那份备忘录的基础上形成一篇库达耶夫的申诉书-呈送对象不是莫斯科,而是合众国政府以及全体民众,很明显美国政府一旦入局将会对此案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他写完后还需要翻译成俄文。
    为此他自己花钱雇佣了一个熟人,尤里·韦克斯勒,就是他去莫斯科东正教堂,在教堂外碰到的那个热情的小伙子。
    那时候他正因为拒绝服兵役而面临逮捕,与此同时他也提交了移居国外的申请。
    爱德华从他嘴里了解到许多重要信息。
    作为回报,爱德华决定帮帮他,当他回到国内后,就尤里的问题写了封备忘录,通过渠道递到爱德华·肯尼迪手里,是的,就是jkf的最小的弟弟,他在参议院外事委员会工作。
    恰好不就参议员去苏联进行访问,顺道提了一嘴此事,于是尤里就这么来到了美国。
    爱德华得知后,干脆花钱雇佣他当自己的助手,一方面算是给他个落脚点,另一方面既然要向莫斯科开战,身边至少得有个熟悉那边细节情况的人。
    爱德华一段发现这小子相当聪明机灵。
    于是延长且细化了合同。
    尤里会负责库达耶夫案子-主要是收集整理各种文件,而爱德华将支付给酬劳。
    同时尤里还参加了布兰代斯大学的法律函授课程,这样几年后,他就能在美国安定的生活下去。
    ……
    后来,爱德华又给埃利希曼再度送上一份备忘录。
    他也觉得光凭这些就让总统出面也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而爱德华·肯尼迪对于尤里的关照,让他想到了另外的方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