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竟是支持十一娘应战之意。 韦太夫人也起了兴致:“我倒也想瞧瞧十一娘可比小九强记,既赞成,难免得拿出点彩头用作鼓励,好在我手上也有几方好砚,获胜者可自择一方,如何?” 萧小九简直已如胜券在握,两眼发亮说到:“姻祖母与姑母之赏,小九先行谢过。” 萧氏无奈摇头,心说这侄子在家也实在被宠纵太狠,争强好胜不说,小小年纪竟就目中无人不知谦逊,固然天资聪颖是为罕见,然世上也不乏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之先例,再这么下去,一昧狂妄自大,岂不正应琅济真人相断仕途多折? 于是沉吟一番,萧氏有心要挫小九锐气,那规则定得,自就更加偏向十一娘几分。 “十一娘启蒙不过一月,《千字文》与《孝经》已经熟记领会,小九倘若不服,此两卷中可任择考较,你说上句,十一娘接下句,再将整句释义说出,若皆中,则十一娘胜,若被难住,则小九为胜,如何?” 一月以内便能熟记《千字文》、《孝经》更兼释义,那可真算与自己当年不相上下,萧小九完全不信眼前这个小丫头也有这样天赋,世上天才若真随处可见,家中尊长也不会对他这般爱惜重视。 因此萧小九也没挑剔规则,张口就考较起来。 韦太夫人虽听萧氏提过十一娘强记,却也还不及亲眼见识,只当日萧氏领着十一娘来,将柳茵如那番话一字不漏复述,有条不紊更兼清楚细致,韦太夫人这才觉得奇异,又一品度,便知十一娘将话及时告知尊长,竟是察觉到其中蹊跷处,强记倒是其次了,更难得是小小年纪却有这样敏锐心计! 她这时只听两个稚子对应流利,语声清脆悦耳,更觉兴致勃勃。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宝剑最锋名巨阙;珍珠至贵曰夜光;果品珍贵为李柰;菜蔬重要为芥姜。”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安抚百姓讨伐暴君者,为周武王姬发与商王成汤;贤明之君只需坐于朝堂,询问良臣治国之道,垂衣拱手轻而易举,即能使天下太平功绩彰著。”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民乎?” “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理一国之诸候,便连鳏夫寡妇也不敢欺侮,更何况于百姓臣民?因而才能赢得民心尊奉,助其祭祖继业。”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