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分明就是朱元璋已经定好了的人选。 要知道,宋讷的治学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要必即书以穷理,以心体之,以身践之,勿视为空言,则道远乎哉?” 朱允熥想了想,又将扔在一旁的花名册拿了过来。 “原以为,皇爷爷会安排一个淮西人来教我的。” 朱允熥的抱怨,让黄观不知道该怎么去接。 选择宋讷,当然不是朱元璋在可以刁难这个三孙。 洪武二年参与《礼》、《乐》等书的编撰,书成后归乡。 后来被杜斅推荐,担任国子助教。 多年以来,宋讷门下学生可谓无数。 “淮西勋贵,本就指望殿下上位。再选一个淮西人来作为殿下的老师,陛下也会害怕的。”黄观并不是书呆子,对于朝堂上的局势看的也十分清楚。 淮西勋贵本就势大,若是太子朱标没事,自然一切都水到渠成。 毕竟,整个淮西集团都是朱标的党羽和班底。 朱标本身,无论是年纪还是能力,都能压服整个淮西集团。 自然而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问题。 可换成朱允炆或者朱允熥,情况自然也就不同。 别说蓝玉是朱允熥的舅姥爷,就不会出现意外。 外戚掌权的事情,历史上发生的可一点也不少。 朱元璋这样小气的人,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即使,他对于朱允熥已经有了一定的信心,一样会做多手准备。 “看样子,无论是对我还是对二哥。爷爷都一样没有信心呀。”朱允熥笑着,将手中的花名册合拢。 在了解完宋讷的背景后,他已经大体知道爷爷的想法。 皇爷爷在自己父亲病逝之后,已经开始对淮西集团不太放心了。 虽说,现在还在重用蓝玉等勋贵。 可随着朱元璋的身体状况日益下滑,早晚是会对他们动手的。 第(2/3)页